“明明按时吸药了,怎么一场小感冒就把哮喘勾起来了?” 哮喘患者老李又进了医院,他捂着胸口咳嗽,说话都带着喘,这是呼吸道感染引发了哮喘急性发作。
这是呼吸道感染引发了哮喘急性发作。 临床数据显示,哮喘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是普通人的2-3倍,而每次感染后,哮喘症状会加重30%以上。更可怕的是,感染和哮喘之间藏着一个 “你强我就弱,我弱你就疯长” 的恶性循环,不及时打破,可能让病情越来越难控制。
健康人的气道黏膜光滑有弹性,能分泌黏液黏住病原体,纤毛摆动像小刷子一样把它们扫出去。但哮喘患者的气道黏膜因炎症变得粗糙、水肿,纤毛功能受损,病原体就能轻易入侵。
哮喘患者的免疫系统处于 “过度敏感” 状态,平时会把花粉、尘螨当成 “敌人” 发动攻击(这就是过敏诱发哮喘的原因),但面对真正的病毒细菌时,反而可能 “火力不足”,防御能力大打折扣。
哮喘患者的气道本身就堆积了大量炎症细胞,一旦感染,这些细胞会被 “激活”,释放更多炎症因子,不仅杀不死病原体,还会让气道痉挛、分泌物增多,哮喘症状立刻加重。
病毒或细菌入侵受损的气道,引发感冒、支气管炎。此时患者会出现咳嗽、咳痰、鼻塞等症状,看起来和普通感冒没区别。
感染会刺激气道神经,让原本就敏感的气道更 “兴奋”,诱发支气管痉挛,患者会突然出现胸闷、喘息、呼吸困难,必须立刻用急救药才能缓解。
哮喘发作时,气道炎症进一步加重,黏膜破损更严重。患者可能短短几周内再次中招。
反复的感染和哮喘发作,会让气道结构发生不可逆的改变(比如气道壁增厚、管腔变窄),原本用药物能控制的病情,逐渐变成 “难治性哮喘”,甚至可能引发呼吸衰竭。
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期用药控制,消灭气道炎症,让黏膜慢慢修复。若无明显症状时,切勿未在医生允许下擅自停药,炎症可能在 “偷偷进展”。
•打疫苗:每年 9-10 月接种流感疫苗,能减少流感引发的哮喘急性发作;65 岁以上或病情较重的患者,可接种肺炎疫苗。
•强化卫生:勤洗手、戴口罩(尤其高发季)、避免接触感染者。
•增强体质:均衡营养、充足睡眠、适度锻炼。
出现发热、黄脓痰(需鉴别!)、气促加重、常规药物控制不佳等,立即就医!告知医生哮喘病史。
如果感染后出现以下症状,可能是哮喘急性发作的信号,别硬扛:
•休息时也感到胸闷、喘息,说话只能说短句;
•吸入急救药后,症状没缓解或缓解后很快复发;
•嘴唇、指甲发紫,呼吸频率加快。